
湿气是线路板(PCB)的 “隐形杀手”—— 会导致铜箔生锈、绝缘性下降,甚至引发短路故障。但三防漆的防潮性能好坏,单从外观和短期使用难判断,东莞润莘电子分享 3 个科学测试方法,帮你快速鉴别三防漆防水防潮能力,避免选错产品导致返工损失。

• 测试逻辑:防潮性越好的三防漆,吸水能力越弱。
• 实操步骤:
a. 取完全固化的三防漆试样(规定厚度),称重记录初始重量;
b. 常温常压下,将试样浸泡在蒸馏水中 24 小时;
c. 取出后擦干表面水分,再次称重,计算重量增加百分率(即吸水率)。
• 判断标准:吸水率越低,防潮防水性越好;若吸水率高,说明水分易渗透胶体,长期使用易引发线路板故障。
• 测试逻辑:模拟线路板短期浸水场景,验证三防漆的防水密封性。
• 实操标准(依据 IPX7):
a. 将涂覆三防漆并固化的 PCB 产品浸入水中,确保产品底部距水面≥1m、顶部距水面≥0.15m;
b. 持续浸泡 30 分钟后取出;
c. 对 PCB 进行功能性测试(如通电检查电路是否正常)。
• 判断标准:若测试后 PCB 功能无异常,说明三防漆防水防潮性能优良;若出现短路、接触不良,則防水性不达标。

• 测试逻辑:高温会让三防漆胶体变软、分子间隙变大,此时湿气更易入侵,能精准检测长期防潮能力。
• 实操步骤:
a. 待 PCB 上的三防漆完全固化后,放入高温环境;
b. 通入湿度≥85% 的湿气,持续侵蚀规定时间;
• 判断标准:若规定时间内 PCB 线路功能正常,无腐蚀、短路问题,说明三防漆防潮性过关;反之则难以应对高湿恶劣环境。

关键提醒:不同应用场景对三防漆防潮要求不同(如户外设备需重点过浸水测试,高温高湿地区需通过高温高湿测试)。通过这 3 类测试,可快速对比不同三防漆的防水防潮性能,帮企业节省选型时间,减少因防潮失效导致的返工成本(数据显示:选对达标三防漆,可降低线路板潮湿故障返工率 80% 以上)。
本文为东莞润莘电子(www.gdrxs.cn)原创作品,©2025。
未经书面许可,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、摘编或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
欢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本文链接。